槟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张骞出使西域及汉朝对西域的影响
TUhjnbcbe - 2025/3/8 18:42:00
北京白癜风哪治的好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

张骞,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和旅行家,他以两次出使西域的卓越功迹,被载人史册。

西汉时期,西域主要是指甘肃敦煌以西,天山南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及中亚一带地区。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想联合与匈奴有深仇的西域大月氏和乌孙。于是,汉武帝下令招募能出使大月氏的人,因为汉朝从未跟大月氏来往过,谁也不知道大月氏到底在哪儿。全朝文武没有一个敢应承。这时,身为郎官的张骞勇敢地站出来,主动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

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张骞和堂邑父率百余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南)出发,踏上了通往西域的征途。他们刚出陇西不远,就被匈奴兵俘虏,押送到单于王廷,囚禁了10多年。在匈奴的威逼利诱面前,张骞威武不屈,毫不动摇,始终没有忘记武帝赋予他的使命。公元前年,张骞趁匈奴疏忽大意,和堂邑父冒着生命危险逃出了匈奴魔掌。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大月氏在哪儿,但他们断定:只要向西行,准没错。他们继续奔向寻找大月氏的险途。

他们跑了十多天,翻山越岭,吃尽了苦头,来到了大宛。在这里他们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款待,并派向导带着张骞来到了康居,之后,康居人又护送张骞来到大月氏。这时的大月氏已占据了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大月氏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对于打击匈奴,报仇雪耻的念头早已淡薄,所以他们对张骞的话,不大感兴趣。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居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四处走走,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却始终无法说服月氏王联合打匈奴。他们只好回国,途中,他们不幸再次被匈奴捉住,又被扣留了一年多时间。

公元前年,张骞乘匈奴内讧之机,与堂邑父逃回汉朝。张骞原来带着多人出行,在外边足足过了十三年,杳无音信,回来时只剩下2个人。这次出使虽未达到目的,但收获也不小,了解了通向我国新疆及以西广大地区的交通路线、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特产资源、国家分布等许多有价值的情况,所以武帝封张骞为“太巾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

公元前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第三次反击,取得了重大胜利,匈奴王被迫迁到大漠以北,西域一带原来受匈奴压迫的那些国家见匈奴打了败仗,失了势,就都不愿再向匈奴进贡、纳税。

为了防止匈奴东山再起,张骞向武帝建议说:“匈奴西边有个乌孙国(在新疆伊宁以南),原来居住在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一带,后因匈奴侵犯,不得不迁移,我们最好先结交乌孙王,通过和亲与他建立良好关系,劝服他东迁回故地,这样既斩断了匈奴右臂,又为我们和大宛、康居、大夏、月氏等国结交大开放便之门。”

汉武帝一听能联合这么多国家共同对付匈奴,非常赞同。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多人的大使团,每人准备两匹马,携带上万头的牛羊,以及价值巨万的金帛货物,到达乌孙。在乌孙,张骞又派遣副使若干人,分别去西域其他国家和地区,汉朝与大宛、康居、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正式开始交往了。

张骞这次出使西域各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西域各国一向受匈奴压迫,被迫纳税,如今,武帝打败了匈奴,欲和他们交好,他们不必纳税,还能得到许多礼物,都非常乐意和汉朝结交。在此基础上,西汉政府又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汉宣帝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设立了政权机构---西域都护府,管辖乌孙等西域之十六国。

自此,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广大地区接受汉朝领导,汉朝的政令开始颁行于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是我国首次进入该地区,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打下来坚实的基础。这条路数千年来络绎不绝,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日更有了中国通往中亚的钢铁丝绸之路。

张骞对于中国对西部的开发和影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骞出使西域及汉朝对西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