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到后面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吧。”
韩剧《二十五,二十一》大结局播出后,一位豆瓣网友如是回复名为“说说我觉得结局合理的原因吧”的小组讨论。留言还说,编剧只是在虐待笔下的人物以满足她狭隘阴暗的内心,塑造狗屁不通的所谓“青春遗憾”。
《二十五,二十一》剧照。
截至记者发稿,这条留言在条回应里点赞数排在第二位。点赞数居首的留言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称对编剧的逻辑“真的很不解”。
几乎一夜之间,此类评价把本剧的豆瓣评分从9.1分拽到了8.2分,如今仅剩8.0分。
想当初,《二十五,二十一》端的是“韩剧又出神作”的架子;现如今,它只用50多天就从天上掉回人间,比男女主关系破裂所用的半年还少了多天。
“神陨”是如何发生的?有人说,因为突然“BE”太荒唐;也有人说,编剧背叛了人物,把过去的美好撕得稀巴烂……
韩剧《二十五,二十一》开播之初,因为治愈轻松的内容深受观众的喜爱。/电视剧《二十五,二十一》剧照
在发出这些沉痛评论的网友当中,不乏所谓“BE美学”的爱好者,他们并非看不得结局不好的人物关系或故事,反而格外追捧虐心人设和虐恋情节。
悲剧关乎人类根本,
是世界的底色
何为“BE”和“BE美学”?
“BE”是英文“badending”(不好的、坏的、悲伤的结局)的缩写,对应“HE”即“happyending”(好的、圆满的、快乐的结局)。“BE美学”可以解释为一种因勾起了观众的“意难平”,而比HE更让人念念不忘的美。
亚里士多德从哲学和文艺的角度对“美学”做了阐释。/《诗学》亚里士多德著
至于“美学”,其概念始于公元前多年。在它尚未被专属名词定义的情况下,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诗学》从哲学和文艺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和阐释。
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在名为“Aesthetica”的著作中指出,思想是灵魂认识力量的结果,对于理解知识的特性至关重要。在定义所谓“灵魂的低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美学”产生了。
在这里,鲍姆嘉通已跳脱艺术范畴,站在人类感知及认知基本原理的角度分析美学。从此,美学(aesthetics)作为一门科学被正式命名。
观众们面对电视剧里的各种badending,内心绝望。/图源网络
显然,“BE美学”这个网络流行语难以企及真正意义上的美学的高度。然而必须承认,它确乎是一个被影视爱好者广泛讨论,且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