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战国七雄争霸天下,名将辈出,但列国第一
TUhjnbcbe - 2025/3/25 10:12:00
白癜风治疗时间和过程 http://www.xxzywj.com/m/

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春秋末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后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个大国争雄天下的格局正式形成。“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赵国、魏国、韩国、楚国、齐国、燕国,其中除了秦国外其余六国位于“崤山”以东,故合称“山东六国”。

战国七雄

战国时代(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历史上称为“战国”),列国为获取土地、人口和财富不断发动兼并战争,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战役:伊阙之战、邯郸之战,长平之战、马陵之战等等。“一将功成万骨枯”,在这些著名战役中涌现出一些震古烁今的名将。而战国七雄诸国名将中,最能代表自己国家的第一名将,分别会是谁呢?

秦国第一名将——“武安君”白起

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变法后,昔日的边陲小国成为令诸侯闻风丧胆的“虎狼之秦”。而在名将辈出的秦国,武安君白起毫无疑问是第一名将。在奉行军功爵制的秦国,白起一步步以赫赫战功成为“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

公元前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止秦国东出,秦国派遣白起率兵攻打韩、魏二国。白起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逐渐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

白起

“伊阙之战”的辉煌战绩让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公元前年,秦国派遣白起率兵伐楚,一年后秦军攻破楚国首都“郢”,楚顷襄王被迫迁都。秦国以郢为南郡,白起获封“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白起

在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坑杀了40余万赵军,彻底浇灭了六国最后的希望。根据统计,白起一生征战破城多达70余座,歼灭敌军近百万,“人屠”白起之名令山东六国闻风丧胆。凭借赫赫战功和举世无双的军事才能,白起是当之无愧的秦国第一名将。

赵国第一名将——“信平君”廉颇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逐渐兵强马壮,成为战国时期唯一能抗衡秦国的诸侯国。而秦赵两国名将辈出,战国“四大名将”各有其二。汉文帝刘恒曾说:“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廉颇

廉颇、李牧都是战国的名将,但为赵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廉颇,才是赵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公元前年名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伐齐,廉颇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破阳晋,“一战成名天下知”。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上卿为战国高级爵位,相当于丞相)。

李牧

公元前年,秦赵为争夺韩国“上党”开启长达数年的长平之战。面对来势汹汹的虎狼秦军,廉颇步步为营,以持久战成功地遏制住了秦军的迅猛攻势。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三年“坚壁清野”的持久战让赵国上下苦不堪言。急于求成的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导致了后来的惨败,四十多万赵国儿郎被坑杀。

邯郸之战

长平之战之后,廉颇再度被启用,率领赵国仅存的老弱病残不但击败了“趁火打劫”的燕国,而且乘胜反击兵临燕国首都蓟城,逼迫燕国割五座城池求和。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绩,让廉颇之名响彻九州。归国后,廉颇获封“信平君”,代理丞相之职。但公元前年,赵悼襄王赵偃即位,立马罢黜了廉颇。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却被新君猜忌的廉颇,被迫远离了战场,辗转于魏楚两国,最终客死他乡。

魏国第一名将——吴起

吴起,是战国初期的名将,著有《吴子兵法》流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武庙十哲之一。

吴起

公元前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魏国将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全部占领,并在此设郡,由吴起担任首任郡守。在担任郡守期间,吴起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训练了五万精锐部队——魏武卒。

魏武卒

公元前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吴起率领从未上过战场的五万魏武卒、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河西之战”以少胜多,让吴起声名大振,“魏武卒”之名更是威震九州,成为列国争相效仿的精锐兵种。

韩国第一名将——暴鸢

韩国是七国当中土地和人口最少的一个,名将屈指可数,值得一提的就是暴鸢。公元前年,暴鸢与齐国将领匡章、魏国将领公孙喜共同攻打楚国的方城,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将领唐昧。他担任韩国主帅多年,曾率领韩军跟随齐国名将匡章一起征讨楚国,并取得了一些战功。总而言之,“劳苦功高”的暴鸢,足以成为名将寥寥无几的韩国的第一名将。

楚国第一名将——项燕

项燕

楚国第一名将,当属项燕(西楚霸王项羽的爷爷)。公元前年,秦将李信率20万大军开启“灭楚之战”。项燕大败李信的军队,攻入秦军的两个营地,斩杀了七个都尉。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李信兵败后,秦王嬴政派遣上将军王翦统兵60万再次伐楚,项燕兵败自杀。

齐国第一名将——匡章

匡章

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占据地理优势,是战国七雄中富庶之国。而齐国的第一名将,当属匡章(孟子的学生)。公元前年,匡章趁燕国“子之之乱”率兵十万攻破燕都(这就是后来乐毅伐齐的原因之一)。公元前年,匡章率齐、魏、韩三国联军(后加入赵、宋两国)攻破秦国函谷关,迫使不可一世的秦昭襄王割地求和。虽然他的功绩没有白起那般耀眼夺目,但已足以成为齐国第一名将。

燕国第一名将——“昌国君”乐毅

乐毅

“根正苗红”的燕国地处东北苦寒之地,虽然燕国的国力落后、名将匮乏,但是自古“燕赵之地多多慷慨悲歌之士”,国人十分好战。燕国的第一名将,毫无疑问当属乐毅。燕昭王“三顾茅庐、求贤若渴”,乐毅被深深感动决定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燕昭王、乐毅与骑劫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公元前年,乐毅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七十城收一笑间,当时气势擅强燕。区区莒墨何难下,自是君王不永年”,在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莒、墨”没有被攻陷的情况之下,雄才大略的燕昭王去世。

而新继位的燕惠王对乐毅并不信任(齐国的田单使用反间计),“临阵换将”用骑劫代替乐毅。乐毅知道燕惠王对自己的猜忌,害怕归国性命不保,于是挂印西去到赵国为将(最终死于赵国)。而五国伐齐大业在乐毅离开后功亏一篑,骑劫败于田单之手,曾经的“强齐”虽然顺利收复失地,却也失去争雄天下的资本。

明清之际的“三大家”王夫之说道:“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燕疑乐毅而偾。虽然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像白起、廉颇、乐毅等堪称“帝国柱石”的名将更是可遇不可求,失去名将失去天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战国七雄争霸天下,名将辈出,但列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