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作物槟榔芋
槟榔芋形似椭圆,该品种外皮粗糙,剖而观之,内呈槟榔纹,故又名“槟榔芋”。槟榔芋是淀粉含量颇高的优质蔬菜,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且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槟榔芋的种植区域分布在广西荔浦县、平乐、恭城、湖南江永、湖南祁东和福建福鼎地区等。其中,福建福鼎市种植槟榔芋面积3.2万亩,种植农户多户,产值超两亿元。
生物学特性
槟榔芋属天南星科,魁芋类型,植株高大,株高~cm,总叶片数18~21片,全长育期-天。
槟榔芋喜高温多湿的气候,种芋在13~15℃开始发芽,生長期中温度需维持在20℃以上,生長适温为25~35℃,15℃以下停止生長,球茎在27~30℃时发育最佳。7~12℃有效积温~℃,并要有足够的生长期,球茎才能充分成长。
槟榔芋叶面积大,根为肉质少毛,吸收能力弱,不耐干旱,生长期间特别是旺盛生长期不可缺水,干旱加低温会导致叶片迅速枯焦受害。叶柄长或极长,淡绿,叶脉紫红色,叶片与叶柄相连处有紫晕点;母芋长圆筒形,子芋少或中等,母芋顶部肥圆下部细长,芋肉带紫红色,中、晚熟。
栽培技术
1、整地作畦施基肥
选择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灌方便、保水保肥、交通便利、前作未种过芋头的壤土或沙壤土。
在整地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kg,三个15复合肥80斤,钙镁磷肥50斤,持力硼2斤,全田撒施后进行翻地。
单行种植畦包沟宽1.2-1.3米。畦高35~40厘米。
2、种芋准备
种芋单个质量以50~75g为宜,要求顶芽充实,球茎粗壮饱满,形状整齐的子芋。苗用种量斤左右。
3、播种
播种时间:槟榔芋的栽培季节一般在2-3月,覆膜地区可以提前到1月,10cm土温稳定在8~10℃时播种最佳。根据当地气温情况,可选择立春以后春分之前播种。太早播种根系不萌动。
种植密度:株距35-45厘米,亩植-棵,亩用种量约公斤。穴植,种植深度以4-7厘米为宜,顶芽朝上。
4、追肥
出苗后追两次肥。
第一次追肥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每亩浇施0.4%腐殖酸肥料+0.3%硝酸铵钙+0.01%望秋。
第二次在第一次追肥7-10天后,每亩浇施0.3%硝酸磷钾+0.01%望秋。
均衡施肥可以生长健壮幼苗,减少后期病害防治压力
缺硼:顶芽死亡,根系不发达、后期芋头腐烂,该症状导致烂芋头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缺镁:过量施入钾肥,导致缺镁
缺钙:旺长期叶柄脆、易折,影响硼的吸收,导致烂芋头。
添加望秋灌根植株长势更加健壮,叶片更舒展,更厚实。
添加望秋灌根后根系更长,白根旺
5、培土
培土是芋头增产的重要环节,芋头培土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苗高30~35厘米(4-5叶)即第二次追肥时,第二次培土在植株封行前,即结合第三次追肥进行。第二次培土可施-斤高氮高钾长效复合肥。一般每次培土高度10~13厘米。
要特别注意培土施入过多肥料或者肥料离根部太近容易导致肥害。
6、多效唑应用
当槟榔芋苗高1米左右,同时已长出5~6叶片时,因苗长势选用多效唑液处理1~2次,每次每株施毫升,可抑制地上部分营养过旺,控制地下部分子芋、孙芋的顶芽萌发,合理调配植株体内光合作产物的运转,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促进母芋迅速膨大,并使芋肉质更粉,品质更佳。
7、水份管理
榔芋前期怕涝,中后期怕旱,高温干旱易干叶死苗。生长前期要保持湿润,还要防田间积水;中期干旱要灌1/3沟水,高温酷暑天灌2/3沟水,后期经常保持沟底有水,收获前7天左右保持芋田干爽便于采收。
过早灌水会导致槟榔芋徒长,根系不下扎,后期病害多。
8、除草
为节省人工,一般使用化学除草,可用精喹禾灵乳油+氟磺胺草醚水剂进行苗后除草,除草选择草长3-4片叶时最佳,除草时注意不要喷到芋头上。
请注意,除草剂喷到叶柄上导致变硬变脆
9、割除枯老叶和子芋叶片
槟榔芋封行后,为减少养分消耗和病源传播,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提高产量和品质,宜割去基部垂*叶柄和子芋叶片。
10、收获
叶片变*衰败即标志着球茎成熟,可提前或延后采收。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