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市槟榔芋香
■文/涂添丁
农历六月十八日,泉州农村有“三样新”说法,即农历六月十八日后,花生、地瓜、槟榔芋三样农产品都可以采食。
采食槟榔芋,讲究时令。农历六月十八日,槟榔芋初长成,尚未成熟,能吃,但口感味道一般。中秋后,槟榔芋基本成熟,色香味俱全,口感一流。春节前后,槟榔芋完全成熟,芋香醇厚,肉质发松,风味甚佳,是芋中极品。
槟榔芋喜水。河市镇多山,也多水,出槟榔芋。槟榔芋产地很多,但品质差别大,以产自洛江区河市镇为上。河市槟榔芋俗称“过岭芋”,因品种优良,色、香、酥俱全,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芋品佳品。据泉州府志记载,河市芋在明朝时就颇负盛名,正宗河市槟榔芋母芋呈圆柱形,长度30-40厘米,直径12-15厘米,肉质松酥,芋香浓馥,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是市级名优蔬菜。
在泉州及闽南一带,提及河市镇,自然联想到槟榔芋,习惯说“河市槟榔芋,香搁好吃”。河市槟榔芋俨然成为河市镇的一张名片。在泉州一带售卖槟榔芋的小贩,必标称其所售槟榔芋产地为河市。
槟榔芋,林林总总有六种食法。一是蒸。将槟榔芋洗净或去皮,隔水蒸,最能保留原味。二是红烧。先将槟榔芋切成寸块,过油,再加入约六成熟的肉或排骨一起红烧半小时,芋头吸收了肉类中的油脂,变得极为松软,肉的香气和芋头香气相得益彰,是一道闽南名菜。三是油炸。将槟榔芋切成薄块后,直接油炸,起锅,洒少许盐,芋香突出。若切成丝状,又香又脆,是绝味的下酒菜。四是煮芋粥或芋饭。将切成小块的槟榔芋和海鲜、三层肉、米、调味品等下锅翻炒,加适量水,煮成粥或饭,起锅后放少许的葱,是一道美味主食。煮粥最好选用子芋,绝配。五是做成汤底。选几块中心位置芋头块,过油后,加水煮,煮至芋头消融,成了芋香浓馥的汤底。六是其他食法。如将槟榔芋蒸熟,研磨成泥,加糖,淋热油,做成芋泥;切成芋丝,加适量地瓜粉,做成芋圆,再将芋圆切成薄片炒着吃,加蒜苗,蒜香叠加芋香,是一道乡土味十足的名菜;不去皮,直接将槟榔芋放进火里,烤着吃。随着厨艺的发展,新的做法仍不停被开发出来。
先前,槟榔芋是一种主要经济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在河市能看得见成片芋田。但今天,河市已成为发展的一方热土,变化日新月异,土地被大量征用,当年常见的芋田难得一见,槟榔芋正成为一种消失美味。
期盼河市槟榔芋能一直种下去,传承下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品尝到这道美味食品。
(原载《海丝商报》年7月20日N3版九日山)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删除
作者简介
涂添丁,生,洛江区人。毕业于集美财*专科学校,高级会计师,现为公务员。因为生活而淡忘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后又因为热爱生活,不忘初心,加入了文学爱好者的行列。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