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澄迈那板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鼓励村民发展槟榔
TUhjnbcbe - 2021/12/1 18:02:00

“20多亩槟榔,产量4万斤,比去年增长1倍。”“小陈家也不赖,株挂果树,卖了30万元,还种出了棵槟榔王。”……近日,在澄迈县老城镇那板村槟榔咖啡园,村民吴纪俊、陈志名、吴长明等几个槟榔种植户相邀聚在一起,喝咖啡,分享槟榔丰收的喜悦。

今年,那板村下辖的美文、玉旺、那板3个自然村,槟榔喜获大丰收,产值达到多万元,人均增收1万多元。“上半年雨水少,按惯例槟榔收成肯定不佳,不过今年家家户户都有槟榔果卖,少不了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功劳。”吴纪俊感激地说。

那板村一带有30多年种植槟榔的历史,3个自然村槟榔挂果面积多亩,全村多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槟榔。去年2月,以洪宗文为队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到达那板村之后,对自然村逐一走访,摸清村民发展需求,了解村庄短板。乡村振兴工作队发现,虽然那板村种植槟榔时间长,产业兴旺,但村民种植思维传统滞后,依旧是抱着“靠天吃饭”的心态,一旦遭遇旱季,整个村槟榔产业就遭受打击。村中已经有不少村民已经出现怠懒,疏于管理的行为。

掌握这一情况后,乡村振兴工作队一边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土地,继续扩大槟榔种植,壮大那板村特色产业。自去年以来,那板村委会下辖的3个自然村新增槟榔林超过亩;另一边工作队调动群众积极性,发动群众挖深水井或积极寻水灌溉,在旱季枯水期保树增产。

原来,那板村槟榔种植呈南北走向,背部靠近老城镇的道兴水库,一些种植户通过水泵引水给槟榔林“解渴”,但是南部片区的槟榔树则处于“看得见水,用不上水”的“干渴”状态。吴纪俊种植的30多亩槟榔就常年缺水。去年,吴纪俊退休后,一直考虑打一口深水井,建一座蓄水池,但是担心申报手续问题,迟迟未动工。

了解到吴纪俊的顾虑后,那板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协调水电、土地规划部门,帮助完成相关审批,以及水电供应。赶在槟榔树开花前,吴纪俊的一口百米深水井就发挥了作用,灌溉面积达到20多亩,瓜果4万斤,较往年产量增加一倍。

今年4月,正值槟榔开花期,乡村振兴工作队了解到琼海等市县出现槟榔*化病和椰心叶甲病虫害。而一旦槟榔染上这些病虫害,将颗粒无收。为防患于未然,那板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立即把海南省农技专家请到村中,为村民培训槟榔栽培和管理、病虫害防治相关知识技术。

“今年槟榔收入就有多万,买了一部小轿车和一辆三轮车,还把3层楼房装修了。”说起槟榔收成,村民吴长明十分高兴。他说,通过参加槟榔技术培训,已经与省技术专家建立了长期联系,如今自己培育槟榔苗,计划明年再扩种10亩槟榔。

“槟榔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成为那板村振兴的又一大支柱产业,在今后势必将继续做大做强,引领村民奔小康。”那板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洪宗文说。

文/记者:余小艳通讯员:王家专来源:海南日报

END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学农技,找专家,问病害就在海南农技通,让海南农技通成为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海口优图科技有限公司匠心打造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澄迈那板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鼓励村民发展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