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公元年)宋.太医院编。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恶疮,亦名久恶疮,恶*疮,顽疮。
有多种解释。
其一,指脓液多且严重而顽固的外疮。表现为病程长,病位深,范围大,难敛难愈。《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有:“诸疮生身体,……疮痒痛焮肿而疮多汁,身体壮热,谓之恶疮也。”
其二,因恶性肿瘤有难以治愈之特点,故近人往往把恶性肿瘤,称为恶疮。体表肿瘤若生长过快,可因供血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或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烂,引起局部疼痛。贴敷疗法不失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
《圣济总录》治恶疮方:
1治远年恶疮,乳香散方
乳香腻粉(各半钱)麝香(一字)龙骨大*(锉)*柏(去粗皮各三钱)
上六味,捣研为散,先用苦竹沥洗疮,次渗药贴之。
2治诸恶疮,多出脓水不干者。龙葵散方
龙葵(俗名天茄子)景天*连(去须)天灵盖(各一两)龙骨乳香木鳖子*蜀葵花(各半两)
上八味,捣研为散,看疮大小,入腻粉少许,蜜调摊纸上贴之。
3治一切恶疮。金柏散方
*柏(去粗皮)*连(去须)白芨五倍子(各一分)腻粉(二钱匕)麝香(半字)
上六味,捣研为散,冷水调敷疮上,纸花子贴之。
4治一切恶疮。密陀僧散方
密陀僧谷精草(各一分)雄*(半两)
上三味,捣研为散,每用少许,干渗疮上。
5治恶疮。乌头散方
乌头(一枚炮裂去皮尖为末)腻粉(二钱匕)
上二味,研匀,先用白开水洗疮数遍,次用盐汤洗数遍,后以唾调药成膏,敷疮口。
6治恶疮久不瘥者。槟榔*葵散方
槟榔(一个生者)木香*蜀葵花*连(去须)
上四味,将槟榔秤见分两,余药与槟榔等分,捣罗为细散,先以温浆水洗疮净,看大小,入腻粉少许,蜜调涂于故帛上敷之,二三日易之。
7治恶疮人不识,多年不愈者。赤小豆散方
赤小豆(炒熟)糯米(微炒)吴茱萸(炒熟)*连(去须)*柏(锉)干姜蛇床子(以上锉半两)
上七味,捣罗为细散,以生油和如面脂,先煎槐枝汤,洗疮令净,然后涂药,日再换之。
8治诸般恶疮。通圣散方
谷精草(炒)天南星(炮)贯众(炒)*柏(炙各一分)麝香(半钱)
上五味,捣研为散,用少许干渗疮上。
9治恶疮久不效。寸金散方
鸡子壳(十个生却子者)槟榔(一枚)麝香(研)腻粉(各半钱)*柏(去粗皮)密陀僧(各一钱)
上六味,捣研为散,用温盐浆水洗疮、干贴。
10治一切恶疮,疼痛不可忍。枫香散方
枫香脂(纸衬于地上食顷令脆研)腻粉(各一分)
上二味,同研匀细,每先含浆水令暖,吐出洗疮净后,以药末干敷之,以好为度。
11治一切无名恶疮。硫*膏方
硫*腻粉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各一分)矾石(熬令汁枯)牡蛎(赤研各半两)
上五味,细研,入小油半两,*蜡一两,同熬成膏,趁疮大小,摊于纸上,以火炙熔贴之。
12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大效。血竭散方
血竭(一两)铅丹(半两炒紫色)
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汤洗疮后、贴之。
13治无名恶疮,年深不愈。柏皮散方
*柏(蜜炙)榆虫(炙干各一钱)麝香(少许研)
上三味,捣研为细末,以盐浆水洗疮后,唾调药,纸花子贴之。
14治*恶疮。干散方密陀僧(一分)*柏(蜜炙半两)上二味,怀中怀干,捣罗为散,先用葱汤洗疮候干、敷之。15治一切恶疮疼痛,久不瘥者。白香散方枫香脂(研)腻粉防风(各一分)上三味,细研令匀,先以含浆水令暖,吐出洗疮令净,后以药末干敷之,疼痛立止,贴至令瘥即易。16治二十种恶疮,及风疮痔等疮,疣子黑疵疮肿、鹊面痤疖。涂敷乌头膏方乌头(二十枚)巴豆(三十枚)藜芦(二两)大*(三两)上四味,同烧,捣研为末细罗,锻石一升,以染青汁和成膏,看病大小敷之,日二三易治一切恶疮方赤小豆糯米(各一分)*连(去须二两)吴茱萸(一分)水银(一两半手内唾津研之)上五味,各捣研为末和匀,胡麻油调膏,净洗疮涂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