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年世界卫生组织把槟榔列成了一级致癌物后,嚼槟榔到底会不会导致口腔癌这事,就成了被反复争夺的话语。
槟榔,一种热带植物,世界上吃槟榔最多的国家集中在东南亚。与炎热气候类似,槟榔的食用自带生猛。切开青果,撒上贝壳粉或石灰膏,在树叶的包裹下丢进嘴里。槟榔果的绿色汁液因为化学反应而变成血样的红色,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类似于上头的晕眩感。很少有人在第一次食用它的时候用好吃来形容。
《广州全面叫停槟榔户外广告》
在中国,吃槟榔最多的省份是湖南与海南。湖南街头,熟人见面,掏出这个玩意儿,问句“恰个槟榔不咯”,成为一种社交礼仪。人们在行走坐卧之间活动着他们的咬肌,咀嚼这块坚硬难咬的食物。婴孩时期,热爱于食用槟榔的母亲,撕下一小块纤维放进幼儿口中,婴儿们在努力吮吸的同时,也开始了这一生的槟榔之旅。与这一温馨场景相对的则是,牙齿变黑,因为咀嚼槟榔而脸部变形的人们,乃至患上口腔癌,躺在病床上被割去舌头、面颊、或牙床的患者。蒋灿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主任,“医院的口腔癌患者,45个里面,44个爱嚼槟榔。”
一则关于戒嚼槟榔的宣传广告
印度是吃槟榔最多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口腔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那里高达35%以上的癌症都是口腔癌!台湾的“槟榔西施”世界闻名,而那里高达85%的口腔癌都和嚼槟榔有关。“槟榔配烟,法力无边”,是流行在槟榔爱好者中的顺口溜。很多爱抽烟和爱喝酒的人,特别喜欢吃槟榔。槟榔配合烟或酒,两个成瘾性的东西加在一起,简直不要太爽。
但爽归爽,槟榔+抽烟这种组合,不仅会增加成瘾性,而且会极大增加患口腔癌的概率。世界上有一群人被称为“割面人”。他们因为患口腔癌,为了保命,被迫用手术切掉了嘴里的一部分,有的是下颌、有的是牙床,有的甚至是舌头。可以想象,即使命保住了,这样的结果也是极其痛苦的。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当年不明真相的患者开始站出来,用自己的案例现身说法,号召大家戒槟榔。
更糟糕的是,嚼槟榔不仅会导致口腔癌,而且统计显示,嚼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其它的口腔癌患者。
网友留言:
小A:我18年的时候,同事的车上总有槟榔,我每次都吃几个,后来上瘾了,在网上买了半麻袋,就扔在工位的后面,随时随地吃,每天两三包,一个月下来,已经什么味觉都没了,我记得正好是五一,公司聚餐,去海底捞,我啥也吃不下去,就吃了几个冰激凌,然后去唱歌的时候,喝开啤酒以后才把胃口打开,一个人喝了不少。后来同事看我这样,他也不买了。我后来陆陆续续也吃过,有了以前的基础,一个槟榔一分钟就嚼得没味了,再多吃一个,口腔立马轻微溃疡,上周,一个客户来找我,带了一袋子枸杞槟榔,我吃了五个。现在抽烟舌头都疼。建议大家少吃,并且意识到危害。小C:我舅也是得了口腔癌,做了手术之后,和上面的图片基本可以算是一模一样。槟榔这东西,能不碰就坚决不碰。当然你想碰,一年吃那么一次,基本影响也不大。最后,关爱口腔,远离槟榔。小G:之前在深圳工作,在夜场上班多年,那时经常有台湾客人带槟榔来吃,一买就几十盒,不过他们吃的是青果,边嚼还吐些很恶心的卤水,所以每次都得准备槟榔桶给他们吐渣。有一次觉得好奇想尝试一下,我就吃了一个客人走后留下来没拆开的青果。我滴天!什么*?刚嚼几下就觉得头皮冒汗,脸上发烧,胸口像塞了一把草一样的堵得难受,还头晕乏力,躺在沙发上半天才缓过劲儿来。心里想这又不甜又难吃的玩意儿他们怎么吃得那么起劲?同事有来自弗兰的,也吃槟榔,那时流行纸盒装的“七妹”。有一回那个同事怂恿我来一颗,我已经尝试过了就说难吃,不吃。同事说这是干果,劲儿没那么大。于是我就试了一颗,中间一颗葡萄干,嚼起来甜甜的,果然劲儿小了很多。嚼上一颗出出汗,还觉得有点提神,这对我们上夜班的人来说还真是不错。不过那时我虽偶尔吃一两颗槟榔,但从来没自己去买来吃。后来我去到了槟榔大省弗兰去工作,那真的就完全沦陷了。大街小巷的便利店,槟榔总是摆在最醒目的位置。招待客人,熟人见面,都是槟榔加芙蓉王的“标配”,甚至去夜场玩,酒杯里面还要扔上一颗槟榔。还美其名曰: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加酒,越喝越有。大弗兰的成年男人几乎人人都恰槟榔,漂亮的妹砣恰槟榔的也大有人在,到处有得卖,到处有人吃,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怎么能做到独善其身?于是我从最初的一天一包到两包打不住,嘴巴嚼烂了刚好一点又接着嚼,到后来吃什么东西都觉得没啥味道了,嘴巴完全麻木了,口腔溃疡也越来越频繁严重,我心想这坏了,必须得戒了,就算戒不了也得少吃了。
那时槟榔大多都五块钱一包,哪像现在最便宜的都十五还买不到,破百的早就有了,小小的槟榔几乎成了“奢侈品”,消费早就超过了烟草,想吃还真得看看腰包。这东西真不是啥好东西,成瘾性极强,对身体没啥好处,还费钱。没吃过的不用尝试了,说不上好吃。上瘾了的必须得戒,就算戒不了也得减量,这些年槟榔的负面消息可不少,知乎一搜一大把。偶尔尝试也许对身体没太大影响,万一成瘾了呢?那就难搞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