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三十而立阅读带给我的深度思考
TUhjnbcbe - 2022/12/25 1:17:00

三十而立,不仅是成家立业,更是世界观的重建和心智的趋于成熟。

我是公历年12月生人,说话已经29周岁了。按我们农村老人们的话讲,我妥妥地是一个30岁的人了,而且虚岁是31岁。我笑哭,自然内心对这种讲法十二分拒绝。我猜多数同龄人应该也都不愿意接受这种说法。

随着第一批“00后”年满十八岁,开启了大学生活,年轻人的世界从此成了“00后”的天下。今天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如此之快,几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了人们的生活日常,所以现在大家也都普遍认为五年就是一代,现在热门的“90后”、“95后”及“00后”标签,小伙伴们应该都能对号入座。忽然发现,谁还不是自己曾经那个年轻人世界里的宠儿呢。若以公元纪年论,十年为一代,每一世纪中从“0”到“9”的十年,是一个年代,比如年至年是20世纪90年代;从繁育周期看,一代人大约在25岁至30岁之间,也就是相邻两代人——吾辈和父辈的年龄差。不管怎么看,30岁这个年龄,好像都无法逃脱跨越一代的命运。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即将告别过去的一代,跨入下一个代。

为什么从十几岁长到二十岁的时候,就没有这么明显的感觉呢。我努力地回忆了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和自己当时的状态,恰恰相反,那时的自己完全没有现在的忧愁和焦虑,生活的主旋律是开心、兴奋和积极。这种不同也不难解释。十年前的自己,刚考上大学,生活无忧无虑,而且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人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自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期待。而30岁呢,意味着我们变得成熟了,仿佛人生已经被钉在了这里,无法改变,可能性一点一点地减少。

工作以后,时间就像安上了加速器,以前论天过,现在论月过,不知不觉地,一个月、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尤其是最近一年,除了身体抵抗力下降外,我还感觉到自己的心理变化很明显。以前别人说一些话、做一些事,自己会看不惯,如果是家人,可能就会忍受不住发脾气、发牢骚。现在慢慢开始说服自己去允许,尝试接受,不再出口伤人。这算是一个好的现象,十年的生活洗礼,足以让人明白一些道理,更能去理解别人,也不再那么棱角分明,盛气凌人。结婚也是我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的先生是一个包容度很强、很有教养的人,很多时候,看到他对人对事的反应和态度,我会自愧不如,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尽管我现在还不是孩他妈,但也很荣幸地成为了一位老阿姨,也非常能够了解同龄人生儿育女的辛苦,罔论房贷、车贷和职场生存这些压力了,更是再日常不过。

最大的无奈,也许不是来自这些方方面面的生活压力,而是看到父母日渐老去,自己却无能为力。当我第一次感受到父母真的变老了,明白他们开始需要孩子的保护和照顾时,我特别心疼和内疚。更扎心的是,我们当中有的人已经开始尝到亲人离世的苦痛,因为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亲人离开更能让一个人崩溃了。

这些就是三十岁人的烦恼吧,忙碌的时候,大脑也腾不出空考虑这些问题。在我得闲思考这些事情时,总是感觉到几丝惶恐。三十岁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龄节点,甚至可以说是一道坎儿。自己的这一生,已经来到了一个关键节点,一切都在悄然变化。我和好友调侃道,“30岁以后是一个加速老化的过程”。说实话,我害怕一切都来不及,更害怕自己为了各种生活压力而陷在了每天的忙碌中,变得麻木不仁,成为一个不会思考、不求上进、不思改变的人。我不承认这是消极的,顶多算是伪消极,因为我本身是相信未来的,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只不过我的危机意识比较强,对生命阶段的变化比较敏感。比起等待,更倾向于提前规划和预防。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老先生在《论语·为*》中自我评价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很经典,孔子所描述的人生不同阶段的状态也被现代很多人奉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其中“三十而立”放在这里说最合适不过了。“不学礼,无以立”,所以,三十而立,不仅仅简单地指成家立业,更着重于“立”出一种精神状态和意识,合乎于“礼”。三十而立,激励我们对自己的状态有明确的认识,建立清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加独立、坚强和勇敢,不为生活负累,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的认知,创造更多的价值,承担起对自己、对家人和对社会的责任。

《梁冬说庄子·逍遥游》有一个章节是讲生命的三个维度,其中提到了生命周期、人生波段图,好像与前面提到的孔子评价自己的六个人生阶段不谋而合。可能读这本书恰好是在30岁,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开始考虑我的生命周期,我这些关于30岁的思考应该也和看了这本书有关系。引用书中写到一位老先生说的话,“起码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吧——处在谷底的时候,应该去蓄势;站在顶峰的时候,应该学会收敛,或者为收敛作准备。”通过了解自己的生命历程,去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这应该就是其中的奥义。不管再忙,停下来考虑考虑,避免自己陷于茫然和麻木,似乎也没啥不好。

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奥地利社会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关于“人生每七年的周期性变化”的讨论,他认为“人在二十八岁到三十五岁这个年龄段,是意识的创造性进程最为活跃的阶段”。据一些物理科学家的发现,“大脑的连接中心会在三十五岁左右达到效率的顶峰。”如果确有其事,那我对三十岁以后的生活就更加有信心了。时间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但三十岁的人生还没有被钉得那么牢固,仍然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三十而立,但也不过三十而已。

所以,我赶紧悄悄地立下了几个小目标,希望能够在三十周岁之前完成,不给自己留下太多遗憾。至于三十岁以后,我想,我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勇气去到下一个人生阶段,我笃信自己可以穿越年龄的藩篱,过得越来越好。你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十而立阅读带给我的深度思考